國內首份“快遞綠色包裝報告”發布
人氣:6320發表時間:2015-11-14
國內首份“快遞綠色包裝報告”發布
第一快遞大國受困“包裝廢物”
“雙11”既是一場電商購物狂歡,也是一次物流會戰。據國家郵政局最新預測,今年“雙11”時期(11月11日至16日)全行業處理的郵件、快件業務量將超過7.8億件。數以億計的包裹將通過快遞公司流轉至千家萬戶。然而,海量快遞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疑問也引發各界關注。我國的快遞包裝產業到底有多大?包裝究竟會產生多少廢物?廣州紙箱廠
國內快遞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、編織袋、塑料袋、包裝箱、內部填充物等7大類。國家郵政局昨天發布的國內首份“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”顯示,以2014年全國139.6億件快遞業務量為基數,2014年共消耗約140億張快遞運單、20億條編織袋、55.84億個塑料袋、21億個封套、67億個包裝箱、114.5億米膠帶、20.1億個內部緩沖物。
快遞市場飛速發展,下游包裝生產公司跟著風生水起。依據快遞公司、供應商公司供給的數據,由快遞拉動的下游包裝產業規劃已超百億元,公司上千家,拉動就業上萬人。然而,運用過的快遞包裝,除快遞運單對保管、存放與收回(銷毀)有明確規定外,其他種類的快遞包裝現在均無統一請求,由公司或消費者自行處理。
據調查,為降低運營成本,多數快遞公司都對廢舊編織袋進行二次甚至屢次循環運用;現在,雖無針對封套的收回利用,但封套的循環運用現已開始引起快遞公司重視;包裝箱收回與再利用仍以廢品收回站為主。
疑問最為突出、污染最為嚴重的是膠帶、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。調查顯示,鑒于當前快遞業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,這三類包裝無論在可降解、循環等環保材料運用上,還是收回、處理與再利用方面,均存難以突破。業內人士表示,快遞綠色包裝這條龐大的產業鏈上,既涵蓋包裝物料供應商、快遞公司、電商渠道與商家等多個從業主體,也關系著成千上萬消費者。同時,主管部門的引導與監管、相關單位的參與和支撐更不可或缺。
作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,當前必須加快向“綠色郵政”轉型。報告建議,首先要從生產原料、包裝設計和包裝運用等方面進行減量化,同時盡量選購環保的包裝商品。尤其是編織袋,可有些采購能循環運用的帆布袋或塑料中轉箱,逐漸替代和減少運用一次性編織袋。 廣州紙箱廠
第一快遞大國受困“包裝廢物”

國內快遞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、編織袋、塑料袋、包裝箱、內部填充物等7大類。國家郵政局昨天發布的國內首份“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”顯示,以2014年全國139.6億件快遞業務量為基數,2014年共消耗約140億張快遞運單、20億條編織袋、55.84億個塑料袋、21億個封套、67億個包裝箱、114.5億米膠帶、20.1億個內部緩沖物。
快遞市場飛速發展,下游包裝生產公司跟著風生水起。依據快遞公司、供應商公司供給的數據,由快遞拉動的下游包裝產業規劃已超百億元,公司上千家,拉動就業上萬人。然而,運用過的快遞包裝,除快遞運單對保管、存放與收回(銷毀)有明確規定外,其他種類的快遞包裝現在均無統一請求,由公司或消費者自行處理。
據調查,為降低運營成本,多數快遞公司都對廢舊編織袋進行二次甚至屢次循環運用;現在,雖無針對封套的收回利用,但封套的循環運用現已開始引起快遞公司重視;包裝箱收回與再利用仍以廢品收回站為主。
疑問最為突出、污染最為嚴重的是膠帶、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。調查顯示,鑒于當前快遞業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,這三類包裝無論在可降解、循環等環保材料運用上,還是收回、處理與再利用方面,均存難以突破。業內人士表示,快遞綠色包裝這條龐大的產業鏈上,既涵蓋包裝物料供應商、快遞公司、電商渠道與商家等多個從業主體,也關系著成千上萬消費者。同時,主管部門的引導與監管、相關單位的參與和支撐更不可或缺。
作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,當前必須加快向“綠色郵政”轉型。報告建議,首先要從生產原料、包裝設計和包裝運用等方面進行減量化,同時盡量選購環保的包裝商品。尤其是編織袋,可有些采購能循環運用的帆布袋或塑料中轉箱,逐漸替代和減少運用一次性編織袋。 廣州紙箱廠
上一篇:緩沖包裝蓄勢待發下一篇:“互聯網+”如何促進包裝印刷等傳統制造業轉型
此文關鍵詞: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