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十一網購快遞包裝拋棄物處理變成論題
人氣:7533發表時間:2014-11-15
據新華網 纏繞地球兩百多圈的膠帶去哪兒了?
“雙十一”當天快遞量近九千萬件網購包裝過度拋棄物處理變成論題
一年一度的“雙十一”網購狂歡后,消費者也迎來了收貨頂峰——在數億上百億的交易額背后,是包裝拋棄物造成的“一地雞毛”。
11月12日早上,在寫字樓里、在住宅小區門口,背著包裹的快遞員在奔跑,一輛輛載著快遞包裹的電動車來回穿梭。不到正午,一些寫字樓、住宅區的樓道垃圾桶旁現已堆起了巨細不一被拆封的包裝盒。
跟著消費形式的改變,無法精確統計的“快遞垃圾”變成一個擺在人們面前的論題。
跟著人們網購熱心不斷高漲,數據測算顯示,如今快遞業日均產生的拋棄包裝已達千萬件,每年所用的包裝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00多圈,網購包裝造成的糟蹋和污染益發令人擔憂。
貨到了,包裝盒該去哪兒?纏繞地球200多圈的快遞膠帶去哪兒了?
一副眼鏡的六層包裝
“由于層層包裹,大都快遞的包裝本錢(每個)在0.2元至0.5元之間,這是一項巨大的開銷。”依據業內人士羅列的包裝本錢,記者依照國家郵政局給出的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約92億件核算,意味著僅包裝費用就超越10億元。
11月12日早上10時剛過,廣州市民張磊收到了快遞員的電話:她11月11日在某電商下的單現已到貨。
當她興沖沖地跑到工作樓下時卻發現,等候她的是一個塑料袋包著的鞋盒般巨細的包裹,而她下單的不過是一副太陽眼鏡。張磊迅速地在快遞員跟前拆起包裝:一個塑料薄膜外套、一個鞋盒、一張快遞貼單、5條膠帶。“好不容易才打開鞋盒,里邊還有兩層泡沫、幾張廢報紙,扒開后才隱約看到氣泡墊內包著一個眼鏡盒模樣的東西。”她通知記者,從第一層到最后取出眼鏡,電商賣家里里外外一共包了六層。
面臨一個太陽眼鏡帶來的一個鞋盒和一大堆拋棄填充物,自稱“網購達人”的張磊也忍不住“吃了一驚”。
張磊說,幾年前網上買的東西拿到手頂多即是一個為物件量身裁剪的紙盒,“如果是易碎品,里邊就填充泡沫”,但如今網購品的包裝越來越嚴實,越來越精致,過于夸張。
與張磊有著一樣感觸的網友不在少數。
“扯開層層膠帶”、“發掘各種套”、“打開不同紙盒”、“九牛二虎之力后總算看到商品”……這些如出一轍的詞匯屢屢變成網購者們對貨品被“厚愛”的吐槽熱點,而被吐槽的賣家卻感到無奈。
“咱們也不想里里外外地包幾層,畢竟也得花本錢,但咱們必須保證貨品送到買家的手上時要完好無損。”某電商經營者劉先生通知記者,他經營的是母嬰商品,在庫存的每一件商品包裝前,他都會先行測試。比方,試用氣泡墊包裝后,將商品從高處拋落,調查其碰損的狀況,然后確定包裝的方式及用料。
“有些買家會由于包裝簡陋而不給好評,所以如今電商對貨品的包裝都是盡可能地精裝。”劉先生說。
記者了解到,當前大都電商賣家選用的“三層特硬”快遞盒子最小號的也要每個0.2元,而更結實的“五層優質”的盒子最小號的也要每個0.29元,稍大號的要價能到每個4元;而通常被商家用作包在盒子外的快遞袋每個代價則從0.08元至0.6元不等。
某快遞公司廣州市東山營業點負責人舉例,當前化妝品的包裝最為繁復,哪怕一瓶護膚乳液也要里三層外三層地包好。“一是業務量大,需要大;二是貨品有易損害的特性,所以咱們都是有專用的填充泡沫、包裝袋、包裝盒子,再套一個規格合適的盒子,保證它在里邊不晃動,不會碰撞。”
該負責人還通知記者,不管賣家仍是快遞公司,之所以給貨品纏上好幾圈膠帶,是由于快遞包裹在運輸的過程中會有堆積,只要增強包裹的膠帶的圈數才能增強強度,避免包裹內貨品被壓壞。
包裝品占廢品收購六成
大大都人們卻并未介意狂歡網購所帶來的這些巨大糟蹋。依據國家郵政局預估,今年“雙十一”預計產生5億件包裹,比上一年添加五成,最高日處理量可能會到達9000萬件,比上一年添加近四成。
“作為消費者,肯定期望收到的商品完好無損。”張磊說,但當取出貨品后,這些包裝就只能變成廢品了。
從首次觸網購物至今,張磊三年多的戰績超越10萬元。“起初不舍得扔掉那些紙盒和氣泡墊,后來越積越多,連陽臺都沒有地方放了,只好悉數扔到了垃圾桶”,“稍微大一點的就賣給收廢品的”。
在急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后,堆積如山的包裝拋棄物帶來了新的疑問。不管是在住宅小區,仍是企事業單位,樓下簡直每天都堆放著大巨細小林林總總的快遞包裝。
11月12日,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名收取快遞的消費者。其中,大有些人直接把包裝扔進垃圾桶,只要小有些人會把包裝外的防水快遞袋當做垃圾袋再利用,也有個別消費者表示會把包裝紙盒留下來,積攢到一定量的時候再賣給收廢品的。
在廣州市銀河北路的某大型國企,保潔員小梁的工作量也由于各種各樣的快遞包裝拋棄物而大大添加,“每天都是三四個大袋子的包裝箱、塑料袋,非常糟蹋”。
采訪過程中,記者還看到在住宅區穿梭的除了快遞員外,回收廢舊物品的三輪車也不時穿過。11月12日正午,在廣州市番禺區一大型社區樓盤內,收廢品的老劉配偶一向忙個不斷,顧不上吃午飯。
老劉通知記者,他從業近10年,明顯感受近兩三年紙皮的數量比之前添加了不少。他在番禺南村地區周邊收購,一天能收到的紙皮就有150公斤左右,收回來的網購紙皮能占到60%。遇到新年、“雙十一”這些節日頂峰,一天最少能收到或撿回200公斤紙皮,網購紙皮能占到七八成。
“并且一到‘雙十一’前后,紙殼都會提價。”老劉用力踩住一捆廢舊紙殼,綁上繩子,一摞摞紙殼堆得像小山一樣。“10月份曾經紙殼才0.4元/公斤,如今漲到0.6元/公斤,通常到了12月,又會跌下來。”
回收市場紙殼的報價走高與整個電商的紙盒用量需要有關。據了解,市場中的廢舊紙殼主要是紙箱生產廠家在回收,最高能到達1000元/噸;與此同時,紙箱生產廠家也面向電商賣家及快遞公司進行銷售。
廣州某較大型快遞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在“雙十一”前后,該公司每天僅包裝投入就到達數萬元。在廣州大道中營業點附近,多家快遞企業的站點負責人也通知記者,最近每天送出去的紙箱,估計有近萬個。
以2013年為例,據國家郵政局介紹,上一年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3000萬件,頂峰期超6500萬件。全年快遞業務量將到達92億件左右,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。
“這意味著每天產生的拋棄包裝就超千萬件。”一名業內人士推算說,以每件快遞至少使用1米膠帶來計算,92億件快遞所產生的膠帶能繞地球200多圈。
廢品再利用有望破解
除了驚人的糟蹋外,網購包裝處理所附帶的環保疑問也益發令人擔憂。
以電商、快遞公司打包快遞的透明膠帶為例。記者了解到,這種膠帶紙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,也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PVC。“拋棄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。”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一名教授指出。
當前,我國還沒有可行的環保材料可以替代PVC膠帶紙。“傳統購物產生的塑料垃圾現已被重視,并為大都人所接受。比方,超市有償使用塑料袋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塑料袋的使用率。”該學者認為,日益增長的網購交易額,以及隨之而來的網購垃圾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,才能避免白色污染再度泛濫。
那么網購的包裝究竟能不能化繁為簡,能不能被再次利用?
“當前來說仍是比較難。”廣州圓通快遞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,從維護貨品的角度來看,適度包裝是不可避免的,賣家可以做的也許即是使用可以降解的包裝袋,買家拿到快遞后能盡量把外包裝重復使用。“除此之外,快遞公司對包裝進行回收的人工本錢、運輸本錢、倉儲本錢都相當高。”
據悉,順豐速遞旗下電商品牌“順豐優選”就曾開展過回收包裝紙箱的業務。快遞員在配送中會詢問客戶是否需要包裝紙箱,如果不需要快遞員就會直接回收,但如今這項活動現已停止。“快遞公司對包裝紙箱、包裝袋的重復使用率是非常低的,包裝袋是一撕即破,包裝箱拆封后也是很難保存完好。”一名業務員說,“主要仍是人力本錢疑問,回收紙箱并不需要花多少錢,但人力投入太大。”
記者了解到,作為包裝材料的消耗大戶,電商和快遞企業如今也正在探索快遞包裝的新出路。
比方針對紙箱資源的糟蹋,1號店近日推出了“1起環保·紙箱回收”活動,買家如果在簽收商品后將紙箱返還,每個紙箱可以獲得50積分。積分可用于換購商品、參與抽獎、換抵扣券等。該計劃當前已覆蓋1號店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廣州和深圳等近20個城市的自配送區。據介紹,快遞員在上門配送包裹時會主動告知顧客紙箱回收活動,上線第一周的紙箱回收率便到達了15%。
此外,還有一些電商另辟蹊徑,從源頭上減少有害包裝材料的使用量。比方,當當網就在今年率先推廣淀粉基可降解環保包裝袋。據悉,該種包裝袋是以玉米淀粉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,在土壤中4個月后大有些即可自然降解,對環境污染小,并且相比傳統塑料袋可節約70%的能耗。當前,新環保包裝袋多用于圖書等商品的配送包裝。
“在包裹單的設計上也大有文章可做。”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學者舉例,為解決快遞單撕下后粘附在紙箱上影響重復使用的疑問,有的公司就選用易揭式包裹單。這樣收到的紙箱上面基本沒有殘留的物流印跡,更方便再利用。
“總體而言,包裝回收仍然是一個涉及市政部門、網購運營商、物流行業、消費者的綜合系統,要想讓包裝循環利用取得最佳效益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”該學者認為,如果有政府主導的回收體系,配合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,可以大幅提高紙箱回收利用效率。
“但過度包裝疑問應該高度重視,由于這種糟蹋造成的損失完全是沒有必要的。”他說,“過度包裝本身是一個市場疑問,僅僅依靠行政力量并不好徹底解決,哪些商品需要紙箱,哪些商品不需要紙箱,哪些紙箱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,仍然有進一步探討和規范的空間。”
“雙十一”當天快遞量近九千萬件網購包裝過度拋棄物處理變成論題
一年一度的“雙十一”網購狂歡后,消費者也迎來了收貨頂峰——在數億上百億的交易額背后,是包裝拋棄物造成的“一地雞毛”。
11月12日早上,在寫字樓里、在住宅小區門口,背著包裹的快遞員在奔跑,一輛輛載著快遞包裹的電動車來回穿梭。不到正午,一些寫字樓、住宅區的樓道垃圾桶旁現已堆起了巨細不一被拆封的包裝盒。
跟著消費形式的改變,無法精確統計的“快遞垃圾”變成一個擺在人們面前的論題。
跟著人們網購熱心不斷高漲,數據測算顯示,如今快遞業日均產生的拋棄包裝已達千萬件,每年所用的包裝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00多圈,網購包裝造成的糟蹋和污染益發令人擔憂。
貨到了,包裝盒該去哪兒?纏繞地球200多圈的快遞膠帶去哪兒了?
一副眼鏡的六層包裝
“由于層層包裹,大都快遞的包裝本錢(每個)在0.2元至0.5元之間,這是一項巨大的開銷。”依據業內人士羅列的包裝本錢,記者依照國家郵政局給出的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約92億件核算,意味著僅包裝費用就超越10億元。
11月12日早上10時剛過,廣州市民張磊收到了快遞員的電話:她11月11日在某電商下的單現已到貨。
當她興沖沖地跑到工作樓下時卻發現,等候她的是一個塑料袋包著的鞋盒般巨細的包裹,而她下單的不過是一副太陽眼鏡。張磊迅速地在快遞員跟前拆起包裝:一個塑料薄膜外套、一個鞋盒、一張快遞貼單、5條膠帶。“好不容易才打開鞋盒,里邊還有兩層泡沫、幾張廢報紙,扒開后才隱約看到氣泡墊內包著一個眼鏡盒模樣的東西。”她通知記者,從第一層到最后取出眼鏡,電商賣家里里外外一共包了六層。
面臨一個太陽眼鏡帶來的一個鞋盒和一大堆拋棄填充物,自稱“網購達人”的張磊也忍不住“吃了一驚”。
張磊說,幾年前網上買的東西拿到手頂多即是一個為物件量身裁剪的紙盒,“如果是易碎品,里邊就填充泡沫”,但如今網購品的包裝越來越嚴實,越來越精致,過于夸張。
與張磊有著一樣感觸的網友不在少數。
“扯開層層膠帶”、“發掘各種套”、“打開不同紙盒”、“九牛二虎之力后總算看到商品”……這些如出一轍的詞匯屢屢變成網購者們對貨品被“厚愛”的吐槽熱點,而被吐槽的賣家卻感到無奈。
“咱們也不想里里外外地包幾層,畢竟也得花本錢,但咱們必須保證貨品送到買家的手上時要完好無損。”某電商經營者劉先生通知記者,他經營的是母嬰商品,在庫存的每一件商品包裝前,他都會先行測試。比方,試用氣泡墊包裝后,將商品從高處拋落,調查其碰損的狀況,然后確定包裝的方式及用料。
“有些買家會由于包裝簡陋而不給好評,所以如今電商對貨品的包裝都是盡可能地精裝。”劉先生說。
記者了解到,當前大都電商賣家選用的“三層特硬”快遞盒子最小號的也要每個0.2元,而更結實的“五層優質”的盒子最小號的也要每個0.29元,稍大號的要價能到每個4元;而通常被商家用作包在盒子外的快遞袋每個代價則從0.08元至0.6元不等。
某快遞公司廣州市東山營業點負責人舉例,當前化妝品的包裝最為繁復,哪怕一瓶護膚乳液也要里三層外三層地包好。“一是業務量大,需要大;二是貨品有易損害的特性,所以咱們都是有專用的填充泡沫、包裝袋、包裝盒子,再套一個規格合適的盒子,保證它在里邊不晃動,不會碰撞。”
該負責人還通知記者,不管賣家仍是快遞公司,之所以給貨品纏上好幾圈膠帶,是由于快遞包裹在運輸的過程中會有堆積,只要增強包裹的膠帶的圈數才能增強強度,避免包裹內貨品被壓壞。
包裝品占廢品收購六成
大大都人們卻并未介意狂歡網購所帶來的這些巨大糟蹋。依據國家郵政局預估,今年“雙十一”預計產生5億件包裹,比上一年添加五成,最高日處理量可能會到達9000萬件,比上一年添加近四成。
“作為消費者,肯定期望收到的商品完好無損。”張磊說,但當取出貨品后,這些包裝就只能變成廢品了。
從首次觸網購物至今,張磊三年多的戰績超越10萬元。“起初不舍得扔掉那些紙盒和氣泡墊,后來越積越多,連陽臺都沒有地方放了,只好悉數扔到了垃圾桶”,“稍微大一點的就賣給收廢品的”。
在急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后,堆積如山的包裝拋棄物帶來了新的疑問。不管是在住宅小區,仍是企事業單位,樓下簡直每天都堆放著大巨細小林林總總的快遞包裝。
11月12日,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名收取快遞的消費者。其中,大有些人直接把包裝扔進垃圾桶,只要小有些人會把包裝外的防水快遞袋當做垃圾袋再利用,也有個別消費者表示會把包裝紙盒留下來,積攢到一定量的時候再賣給收廢品的。
在廣州市銀河北路的某大型國企,保潔員小梁的工作量也由于各種各樣的快遞包裝拋棄物而大大添加,“每天都是三四個大袋子的包裝箱、塑料袋,非常糟蹋”。
采訪過程中,記者還看到在住宅區穿梭的除了快遞員外,回收廢舊物品的三輪車也不時穿過。11月12日正午,在廣州市番禺區一大型社區樓盤內,收廢品的老劉配偶一向忙個不斷,顧不上吃午飯。
老劉通知記者,他從業近10年,明顯感受近兩三年紙皮的數量比之前添加了不少。他在番禺南村地區周邊收購,一天能收到的紙皮就有150公斤左右,收回來的網購紙皮能占到60%。遇到新年、“雙十一”這些節日頂峰,一天最少能收到或撿回200公斤紙皮,網購紙皮能占到七八成。
“并且一到‘雙十一’前后,紙殼都會提價。”老劉用力踩住一捆廢舊紙殼,綁上繩子,一摞摞紙殼堆得像小山一樣。“10月份曾經紙殼才0.4元/公斤,如今漲到0.6元/公斤,通常到了12月,又會跌下來。”
回收市場紙殼的報價走高與整個電商的紙盒用量需要有關。據了解,市場中的廢舊紙殼主要是紙箱生產廠家在回收,最高能到達1000元/噸;與此同時,紙箱生產廠家也面向電商賣家及快遞公司進行銷售。
廣州某較大型快遞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在“雙十一”前后,該公司每天僅包裝投入就到達數萬元。在廣州大道中營業點附近,多家快遞企業的站點負責人也通知記者,最近每天送出去的紙箱,估計有近萬個。
以2013年為例,據國家郵政局介紹,上一年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3000萬件,頂峰期超6500萬件。全年快遞業務量將到達92億件左右,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。
“這意味著每天產生的拋棄包裝就超千萬件。”一名業內人士推算說,以每件快遞至少使用1米膠帶來計算,92億件快遞所產生的膠帶能繞地球200多圈。
廢品再利用有望破解
除了驚人的糟蹋外,網購包裝處理所附帶的環保疑問也益發令人擔憂。
以電商、快遞公司打包快遞的透明膠帶為例。記者了解到,這種膠帶紙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,也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PVC。“拋棄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。”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一名教授指出。
當前,我國還沒有可行的環保材料可以替代PVC膠帶紙。“傳統購物產生的塑料垃圾現已被重視,并為大都人所接受。比方,超市有償使用塑料袋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塑料袋的使用率。”該學者認為,日益增長的網購交易額,以及隨之而來的網購垃圾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,才能避免白色污染再度泛濫。
那么網購的包裝究竟能不能化繁為簡,能不能被再次利用?
“當前來說仍是比較難。”廣州圓通快遞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,從維護貨品的角度來看,適度包裝是不可避免的,賣家可以做的也許即是使用可以降解的包裝袋,買家拿到快遞后能盡量把外包裝重復使用。“除此之外,快遞公司對包裝進行回收的人工本錢、運輸本錢、倉儲本錢都相當高。”
據悉,順豐速遞旗下電商品牌“順豐優選”就曾開展過回收包裝紙箱的業務。快遞員在配送中會詢問客戶是否需要包裝紙箱,如果不需要快遞員就會直接回收,但如今這項活動現已停止。“快遞公司對包裝紙箱、包裝袋的重復使用率是非常低的,包裝袋是一撕即破,包裝箱拆封后也是很難保存完好。”一名業務員說,“主要仍是人力本錢疑問,回收紙箱并不需要花多少錢,但人力投入太大。”
記者了解到,作為包裝材料的消耗大戶,電商和快遞企業如今也正在探索快遞包裝的新出路。
比方針對紙箱資源的糟蹋,1號店近日推出了“1起環保·紙箱回收”活動,買家如果在簽收商品后將紙箱返還,每個紙箱可以獲得50積分。積分可用于換購商品、參與抽獎、換抵扣券等。該計劃當前已覆蓋1號店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廣州和深圳等近20個城市的自配送區。據介紹,快遞員在上門配送包裹時會主動告知顧客紙箱回收活動,上線第一周的紙箱回收率便到達了15%。
此外,還有一些電商另辟蹊徑,從源頭上減少有害包裝材料的使用量。比方,當當網就在今年率先推廣淀粉基可降解環保包裝袋。據悉,該種包裝袋是以玉米淀粉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,在土壤中4個月后大有些即可自然降解,對環境污染小,并且相比傳統塑料袋可節約70%的能耗。當前,新環保包裝袋多用于圖書等商品的配送包裝。
“在包裹單的設計上也大有文章可做。”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學者舉例,為解決快遞單撕下后粘附在紙箱上影響重復使用的疑問,有的公司就選用易揭式包裹單。這樣收到的紙箱上面基本沒有殘留的物流印跡,更方便再利用。
“總體而言,包裝回收仍然是一個涉及市政部門、網購運營商、物流行業、消費者的綜合系統,要想讓包裝循環利用取得最佳效益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”該學者認為,如果有政府主導的回收體系,配合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,可以大幅提高紙箱回收利用效率。
“但過度包裝疑問應該高度重視,由于這種糟蹋造成的損失完全是沒有必要的。”他說,“過度包裝本身是一個市場疑問,僅僅依靠行政力量并不好徹底解決,哪些商品需要紙箱,哪些商品不需要紙箱,哪些紙箱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,仍然有進一步探討和規范的空間。”
上一篇:快遞紙箱回收 值得提倡下一篇:收了快遞,近四成人直接扔掉包裝紙箱
此文關鍵詞:,,